登录

English

中文

注册

洞井村

首页    视频博览    洞井村

      洞井村


      洞井古民居于明洪武初年,由唐姓瑶族世祖与文、与敬二公从灌阳县城迁来洞井村入籍,开创基业,距今已有680多年的历史。

      洞井村古民居位于洞井瑶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紧临洞大公路,属于明清两代的瑶族地方民宅建筑群,具有岭南水乡风格,古民居居民以唐姓为主,至今居住着瑶汉人家190户600多人,其中瑶族89户,明清古建筑老宅68 座。洞井古民居2012年被列入《中国首批传统村落名录》,2014年获国家民委“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古村落坐东南朝西北,依山傍水,风景秀美。每座古宅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的天井,采光通风,亦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宅内装饰多为砖,木石,其木石雕刻技艺精湛,花卉飞禽栩栩如生。村民民居户户相连,门道相通,可御敌防盗,能守能攻。

      洞井村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自明清以来,该村出过举人、进士等共26名,其中正五品官员2名,六品官员2名,武举人1名。古民居至今还保存有完整的牌匾5块,尤其是唐氏祠堂里,完整地保存着一块罕见和珍贵的清代廉政告示碑,此碑是桂林市地方禁令的唯一石碑,古村内还留有清朝末年的门牌号,武举人的习武石蹬。洞井村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逢大型的节庆日,村民舞龙舞狮、扭秧歌,特别是宋宣和年间传下的、以骨牌演变而来的“牌灯”舞,曾代表全县参加了桂林市第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恭城瑶族自治县20周年大庆表演,还应邀参加了蓝田瑶族乡第二届“六月六”尝新节文艺汇演。目前,洞井牌灯舞正在申报广西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洞井牌灯舞已成为瑶乡独特的文化名片。

2018年10月13日 15:45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