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English

中文

注册

中国二十四节气基本常识

首页    民俗常识    中国二十四节气基本常识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既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民俗常识19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夏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冬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民俗常识11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后来把“节气”和“中气”合称为“节气”。

民俗常识4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期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相差不超过1-2天。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2018年10月12日 23:11
浏览量:0
收藏